一、工作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发展战略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和《重庆市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2018-2022年)》《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实施重庆市教育信息化“1125”工程,促进“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全力写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二、核心目标
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推动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市教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组织召开2019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年度重点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市级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全接入,普及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加强教育大资源的开发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15万堂,建设普通高中在线精品选修课程100门,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50门,数字化专业课程7个,认定市级高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20门。
三是不断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推广普及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应用,加强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专项培训,组织开通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不低于200万个,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
四是持续推动网络扶智扶贫攻坚工作。加大边远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和指导力度,推进“三个课堂”建设,构建“远程同步课堂”常态化体系,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进校园”活动,帮助薄弱学校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落实政务数据整合要求,加快教育政务系统平台对接,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全渝通办”。加快“渝教云”、教育业务系统平台对接与数据整合,努力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推进教育领域密码应用工作,规范校园APP管理与使用。
六是加快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细化实施《重庆市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2018—2022年)》,推动落实智慧校园建设,加强试点示范和规范引导,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七是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完善“渝教云”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推进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提高中小学宽带接入率和带宽,推动全市97%以上中小学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00Mbps以上,逐步实现数字校园覆盖所有学校。
八是全面促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开展面向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支撑人员的教育信息化分类培训,推动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完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开展应用交流活动,带动学生能力提升。
九是着力提升教育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建立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落实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和巡检要求,加强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预警,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十是持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建立完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组织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合作交流,做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宣传报道。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决策部署
1.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统筹管理与指导。
加强市教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组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审议重大问题和重要政策文件,落实“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网络扶贫等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全市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智慧教育等工作安排。(责任单位:科技处、相关业务处室)
深入落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召开2019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年度重点工作。优化完善全市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组织开展区县、高校教育信息化专题调研,强化教育信息化发展指导,召开区县、高校智慧教育现场推进会。完善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管理体制,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落实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
落实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标准研究,会同标准主管部门规范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推广使用教育信息化标准。(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二)深化开发应用,完善资源体系
3.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推动市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国家枢纽的全接入,积极参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建设,稳步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渝教云”门户平台,贯通各类市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市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迈向深入。(责任单位:科技处、基教处、职成教处、高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积极参与教育部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加强市级平台资源汇聚,以互动、开放、共享、规范的理念,推动更大范围资源汇聚。组织成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数字资源准入委员会,为我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科学化、规范化提供支持。(责任单位:基教处、职成教处、高教处、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4.深化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教师晒课15万堂,对获部级优课较少的区县加强指导,着力提高优课资源系列化程度。完善课堂实录资源开发标准,发挥教研人员群体力量,依据优课应用场景、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维度进行分类标记,优化搜索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科教师应用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网络教研等实际需求。推进全市基础教育同步课程备授课素材资源、微课资源、网络课程、虚拟仿真等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建成市级普通高中在线精品选修课程100门。(责任单位:基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市教科院、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5.推进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中职优质教学专业课程开发,组织开展重庆市中职学校教学能力大赛。优化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继续依托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指导委员会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汇聚一批校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建成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50门、数字化专业课程7个。(责任单位:职成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市教科院)
6.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积极引导高校开展大规模在线自主学习,继续引导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市级高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20门,积极参与第三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落实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打造线上、线下、混合、仿真、实践等五大“金课”。探索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提升高校在线学习资源应用水平。继续支持在渝高校开展共需数字图情资源共建共享。(责任单位:高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7.推动继续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条件下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发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作用,推动终身教育在线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资源建设质量与水平,扩大开放范围,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责任单位:高教处、职成教处)
8.推进网络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
组织参与“中国梦—行动有我:2019年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评选展播活动”。(责任单位:基教处)
持续加强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质资源库建设。(责任单位:宣教处)
推进中小学法治教育资源建设,努力扩大优质法治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全市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参与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实现大中小学各学段全覆盖。(责任单位:法规处)
9.推广中华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
组织参与“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建设。推动全市中小学参与“一带一路送经典”活动。继续推进“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语委办)
(三)促进空间应用,提升“人人通”水平
10.拓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广度与深度。
深化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积极参与2019年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责任单位:科技处)
指导全市师生利用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不少于200万个。组织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区(县)域、优秀学校的评选和展示推广,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责任单位:基教处、职成教处、高教处、师范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组织参与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继续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市级中小学校长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责任单位:科技处、人事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四)推动网络扶智,助力扶贫攻坚
11.支持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积极响应教育部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依托重庆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库资源,开展“百名专家进校园”活动,加大对渝东北、渝东南部分边远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在相关企业及社会机构的支持下,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12.实施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
进一步推动“远程同步课堂”常态化,完成捐建18个深度贫困乡学校同步课堂项目,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建设应用,大力推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帮助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责任单位:财务处、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五)加强管理应用,提升治理水平
13.推进教育管理业务数据整合共享。
加快教育业务数据共享整合,加快完善“渝教云”门户平台,研究制定《重庆市教育业务数据汇聚融通工作方案》,完善教育业务数据共享开放机制,推动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汇聚融通,为教育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环境。落实市政府信息系统集约化要求,完善教育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申报流程,推进教育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责任单位:科技处、相关业务处室、市教育技装中心)
14.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落实国家、教育部和我市政务数据整合共享相关要求,制定完善《市教委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提高政务数据共享水平。加强市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做好市政府电子政务外网运维服务。(责任单位:办公室、相关业务处室、市教育技装中心)
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推进“全渝通办”教育政务系统建设,建设完善教育政务服务目录清单。稳步推进政务服务业务办理流程整合,优化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事项办理流程,推动实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持续推进“渝教云”门户平台与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对接,实现教育用户“一次认证,全网通办”。落实市教委机关办公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以及后勤服务保障等升级改造,提高机关办会办文效率和协同办公水平。(责任单位:法规处、办公室、科技处、财务处、基建处、后勤中心)
15.加强教育系统密码应用与管理。
落实《重庆市金融和重要领域密码应用与创新发展工作规划(2018-2022年)》,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密码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教育行业密评服务,逐步提高教育系统密评工作水平,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做好商用密码推广使用工作。(责任单位:办公室、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16.全面规范校园APP的管理和使用。
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园APP专项调研,摸清底数,研判形势,治理校园APP乱象。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校园APP管理的意见,规范第三方校园APP的引入和自主开发校园APP的建设,探索建立规范校园APP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移动互联网有序健康发展。推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加强学习类APP的规范管理。(责任单位:基教处、职成教处、高教处、督导室、科技处、学生处)
(六)发展智慧教育,推动融合创新
17.加快推进智慧教育。
细化实施《重庆市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2018—2022年)》,落实教育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争创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积极推广《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引导学校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组织认定100所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启动智慧研究生教育平台建设,构建智慧研究生院联盟。促进智能时代下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实施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展示、宣传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构建完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加强智慧教育研究,完善智慧教育专家咨询团队,为各级各类学校智慧教育发展提供指导。(责任单位:科技处、各相关处室、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18.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引导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深入探索信息技术在网络学习空间、在线开放课程、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智慧教育等方面应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生动局面。(责任单位:基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引导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与产业、行业、岗位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专业课程建设与应用,推广运用虚拟仿真、校企远程实境协助、实时互动和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校与企、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逐步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覆盖职业院校各类课程领域。(责任单位:职成教处、高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引导高校加强信息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培育和“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大力开发对接智能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化课程,持续推动高校信息学科、专业与其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全方位推进高校信息化应用,助推高校内涵式发展。(责任单位:学研处、高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19.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示范。
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示范机制,加强智慧校园、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等示范引领,激励区县、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动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验收、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工作,评选优秀试点单位,编发试点典型案例集,推广试点单位优秀经验,充分发挥试点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七)夯实服务基础,优化条件建设
20.加强“渝教云”公共服务基础建设。
做好重庆教育服务门户及综合业务支撑云平台二期建设、一期应用推广工作,推进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立项建设与应用集成。持续推动《重庆市教育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标准》的执行,打通教育管理数据共享通道,构建形成教育大数据应用环境。做好市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督促、指导区县优化完善教育城域网,实现与重庆教育宽带网骨干节点的高速互联,推动完成市内高校就近接入重庆教育宽带网骨干节点工作。推动各类教育资源服务和教育管理服务向重庆教育宽带网迁移,加强教育宽带网络应用测评,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教学活动提供高速、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提升教育宽带网络应用水平。(责任单位: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1.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
积极落实教育部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结合精准扶贫、宽带中国和贫困村信息化等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提升学校网络带宽,促使全市97%以上的中小学出口带宽到达100Mbps以上。继续推进“无线校园”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推广师生教学终端使用,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多途径配备师生移动教学终端。引导区县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收尾工作,加大农村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投入。(责任单位:科技处、财务处、督导室、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2.推动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学校”目标要求。推广实施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以及我市相关规范,引导区县、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继续组织参与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学校、示范校项目,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高标准建设高校数字校园,推动形成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有机衔接、智能灵活、开放共享的校园环境,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科技处、财务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八)强化分类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23.持续做好教育信息化培训。
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推动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组织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动,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继续开展区县、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组织实施好全市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部门人员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委机关干部参加重庆市干部网络学院学习,认真组织参与教育部教育厅局长信息化专题培训班、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责任单位:师范处、组干处、人事处、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4.着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实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行动,培育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开齐开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推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积极推广编程教育。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等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形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启动中小学生信息化力研究,建立完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模型,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提供科学指导。(责任单位:基教处、职成教处、高教处、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九)落实《网络安全法》,提升防护水平
25.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建立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明确主体责任,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组织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教育主题日重庆市活动、网警走进校园活动等,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语言规范意识,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稳步推进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级备案和测评整改工作,会同相关市级部门联合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现场检查检测和安全评估。落实《重庆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网络安全事件应对能力。依托重庆市教育类网站监管平台,持续加强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通报,提高网络安全威胁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能力。指导市属高校、直属单位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软件正版化长效机制。(责任单位:科技处、宣教处、市教育技装中心、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6.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申报网络空间安全学位授权点。(责任单位:学研处)
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建设,探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制和新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建立网络安全学院。(责任单位:学研处、高教处)
(十)加强配套支撑,落实保障措施
27.完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经费列入市、区县本级教育经费预算,有效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开支需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加强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合作,共同做好网络扶智工作。(责任单位:财务处、科技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28.做好教育信息化督导工作。
积极配合完成第三次全国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薄”等工作对教育信息化的专项督导评估。组织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适时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督导,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共建共享优质资源。(责任单位:督导室、科技处)
29.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
进一步发挥我市新一届教育信息化专家及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学校信息化能力指标体系与测评系统研究”等课题研究,从不同维度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设立教育大数据中心,为我市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提供实践依据和智力支撑。(责任单位:科技处)
30.深化教育信息化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我市“两点两地”定位优势,以“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等平台为载体,深化同先进省市、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交流,借鉴学习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引入和联合国际国内研究力量,开展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建设与应用、融合与创新以及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等方面的研究合作,打造协同研究中心,带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实践。(责任单位:国际处、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
31.做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宣传报道。
加强组织策划,做强正面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手段,深入宣传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政策、重大部署和进展成效,充分展现各区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创新经验,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宣教处、科技处、市教育技装中心)